老家有個高老太,今年80多了,有兩個兒子,老太太是個利落人,年輕時心靈手巧,勤奮儉樸,吃苦耐勞,就像對聯上說的那樣,「勤儉之家春常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兩個兒子相差兩歲,但同一年結婚,同一年生子,一年添了兩個孫子,高老太高興的合不攏嘴,忙完這家忙那家。那時候,高老太還年輕,精氣神十足,心里高興,也不覺得累。
這個高老太什麼都好,唯獨有一點不好,就是性子太急,有點小事就十分生氣,氣頭上什麼話都說得出來,有一次,為管孩子和兒媳吵起來,話趕話,什麼趕勁說什麼,高老太氣的夠嗆,最后指著兒媳說,「我老了不用你們管,要飯吃,也不從你們家門前過。」
話說到這,兒媳不再言語,一聲不吭的走了,高老太看到兒媳這樣,以為話壓住了兒媳,心情大好,因為高老太心里清楚,現在兒媳還要用她看孩子,不然上班還沒法上,這樣一來,兒媳不得不來求她看孩子,態度自然就老實了。果不其然,第二天,兒媳上班前把孩子早早送過來,給婆婆一頓客氣,高老太心滿意足,認定這話是個殺手锏,頂事。
時間不久,高老太因為家務事話不投機,原話又奉送給另一個兒媳,這個兒媳聽后,也啞口無言。高老太見這話管用,每每家里生氣,總拿出這話鎮宅,全家頓時安然,屢用不爽,一句話管了幾十年。
隨著年紀增長,突然有一天,高老太感到家里怎麼這麼清靜,心里孤獨感一下子涌上來:孩子們很久不來家里了,即便是來,也好像格外客氣,客氣的都有點見外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