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房,卻受限于預算嗎?
由于房價壓力,許多年輕人看准 3 米 6 以上挑高優勢的小戶型公寓,希望能透過"夾層設計",讓空間向上生長,放大後機能加倍。
然而,若是設計不當,也有可能遮蔽採光、視線不夠開闊,甚至在使用上,也會帶來緊張壓迫的感受。
臺北‧日宅設計的吳宇喆設計師,和大家分享他如何透過格局微調、動線重整,讓兩間 66平米以下的小戶型,藉由夾層設計重啟空間魅力,展現完全不向戶型面積妥協的生活態度。
01
走過 15 年的二手房,住著一對夫妻與他們的愛犬。原始戶型配置上,因應四米二的屋高,便早已規劃夾層設計,但全滿的層板將空間一分為二,視線缺乏向上延伸的地方,也影響整面落地窗的充沛日光。
針對缺乏採光、空間感,動線又不佳的場域,吳宇喆設計師是如何扭轉劣勢呢?
重點 01
小復式不做滿,挑高視野除去緊張壓迫感
小復式或是夾層格局,最忌諱高度帶來的壓迫感!在不影響主臥機能的情況下,設計團隊拆除了局部層板,讓客廳能呈現開闊的視野,延伸整體空間尺度。
重點 02
挪一挪樓梯融入主牆,簡約手法描繪俐落端景
原本位于窗邊的樓梯,巧妙挪至全室中央,並運用深黑鐵件與灰玻重新打造,以俐落的線條和通透視覺,去除本身的沉重感,同時運用鐵件展示架的串連,讓踏階融入空間主牆,描繪輕盈而流暢的居家端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