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一「痣」改變,上熱搜 。
她被稱為野蠻性成長的天賦型演員。
她 16歲出道,出演過多部影視作品,憑借著古靈精怪的熒幕形象備受觀眾熟悉。
她身材嬌小,卻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演員,具有非常專業的表演技巧,俏皮的性格特征征服了很多80后的心。
她自入行開始就備受吳奇隆的青睞,甚至把她當成「妹妹」對待。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 驚人的的表演才能受到了章子怡的推崇。
她擁有一張漂亮而瘦小的臉蛋,特別是那一顆美人「痣」,讓人過目不忘,被稱為標「痣」美女。
她就是 李倩,一個典型的湘族姑娘。
她的演藝之路上演了她的人生坎坷史。
她自出道演藝圈至今,在影視這條路上已經闖蕩了近23年。
雖說作品不斷,形象也備受喜愛,甚至出演過的很多片子都特別出名,但她自身卻像剛出淤泥的荷花一般,自我綻放,一直是「 戲紅人不紅」。
多年來,她的名氣整體看來,可以說是不溫不火。
談及李倩這個名字,可能你不記得或者只是感覺熟悉,但要是見過她的臉,你卻總能想起她曾飾演過的某個角色。
特別是她那上唇上的一顆典型痣,而如今她卻因臉上的一顆「痣」的丟失登上熱搜榜。
有「痣」無「痣」,會不會變得大紅大紫?她到底「痣」在何方?
她是否會因為一「痣」翻身路,一「痣」登絕頂呢?
李倩,別名小倩,84年3月6日出生于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均為桃江稀土金屬冶金廠工人。
在這個年代,李倩父母的思想相對還算前衛,很多家庭的孩子除了學校義務教育外,并沒有其他的特長培養,而李倩卻不同,在幼兒園時,她就很有舞蹈的天分。
因此6歲時就被送到長沙青少年宮 學習舞蹈。
也許李倩本身在文藝方面就具備一定的天賦,努力的她在12歲時順利的考入了北京陳愛蓮舞蹈學校。
雖然那個年代,文藝學校的費用對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來講難以承受,但李倩作為獨生女,在家里很受父母的寵愛。
為了她能夠在以后有更好的前途,哪怕生活的再拮據,也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支持。
正所謂,在窮不能窮教育。
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一切也都是那麼的順利,12歲的李倩自然對未來也充滿了各種的期望。
然而,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上天往往都會不經意間開個玩笑。
就在她16歲,本該是瀟灑、放飛自我的花好年紀, 卻因家庭的重大變故而不得已出道演藝圈。父親突如其來的患癌噩耗讓李倩走上了影視之路。
在學校的畢業晚會上,李倩的一曲表演改變了她所有的人生軌跡,被正好去看晚會的台灣編劇選中。
李倩曾問編劇是怎麼發現她的,編劇玩笑的回答:「 你是舞台上最不認真的一個,因此就看到了你。」從此李倩走上了影視的舞台。
李倩不是班科出身,對于剛走上演藝行當的她來講,未來的路注定會有坎坷,除了舞蹈功底外,別無其他特別之處。
但李倩性格及其毅力注定是吃影視這碗飯的,演藝生涯也注定會因為她的努力而改變。
2000年,李倩因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戲 《武林外史》,至此正式開始了她真正的丫鬟星途之路,之后被大眾熟記的就是眾多古裝戲份中那個以活潑,不拘一格的丫鬟出場的李倩。
雖然當時的李倩并沒有任何的表演功底,好在她十分用心,記住了導演所講的所有表演特性,多次演練,多次嘗試,李倩把角色表演的淋漓盡致,順利的完成了首部戲的出演。
出乎意料,在當時這部片子一路走紅,迅速的火遍全國,李倩也隨著這部首戲的火熱,接到了大量的戲約。
在當時,各大電視台的節目中,都能看到《武林外史》的劇情。
最后,電視台緊急出台「一劇四星」的政策加以控制多個電視台同時播一部劇的場面。
為了父親治病,李倩不顧勞累,多片同拍,同時出演《 天下糧倉》和《蕭十一郎》兩部戲。
兩部戲的角色不停轉換,很多時候都會令李倩疲憊不堪,基本耗盡了她所有的休息時間。最忙的時候,她60多個小時沒有合過眼,這讓李倩在劇組以能吃苦而得名。
在拍劇情時,季節的變換出演也是常有的事,《天下糧倉》中,因劇情的需要,李倩要在炎熱的夏季穿上厚厚的棉衣,經常一個劇情拍下來,棉衣都是濕透的。
但李倩從未喊過哭,也從未叫過累,甚至在很多危險的戲份里,她也是親身參演,并未使用替身。
3米高的橋她都能壯著膽子一躍而下,正是因為這種不屈的精神,讓整個劇組都為其鼓掌。
就在李倩為事業不斷努力,比常人付出更多辛苦的時候,除了身體的疲憊,精神上也迎來了地裂般的創傷,醫院宣布其父親去世。
雖然有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但李倩堅持過來了。
因為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加的沉重,還有老母需要照顧,為了不讓母親過的孤單, 李倩特意在北京為其購得一套房產,以方便陪在母親身邊。
為了盡孝,李倩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積蓄。雖然存折中的數字一夜清零,但親情卻讓她獲得更多的勇氣,更多的堅持。
曾經 她在一次采訪時,被問及親情的問題時,她面帶笑容的回道:「我不能放棄,我也舍不得放棄,親情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安慰」,也許這就是親情的偉大。
隨著事業的發展,李倩至今拍攝的劇 多達70多部,平均每年三部戲的速度在發展。
這麼多的拍攝戲份,在演藝圈算是非常難得的。
在 《我就是演員》的比賽評選中,李倩獲得了多位大咖的一致好評。
導演陸川曾對李倩有過高度的評價:「 李倩的表演來自于一種天分,完全就是一種天賦」。
章子怡曾對李倩評價:「 不管科班的還是非科班的,打動觀眾的就是好演員」。
編劇賈東巖曾猛夸李倩:「 李倩在舞台上展現的強大爆發力,就像一個情感非常充沛的、極具有能量的樂器一樣,奏鳴響了整個舞台」。
隨著李倩事業的不斷攀升,所飾演的劇也一部接著一部的火,特別是其唇上的痣,具備非常高的識別度。
也許老天一直在和李倩開玩笑,李倩不斷的努力,也被大眾所熟知,卻在自身的熱度上一直是平平無奇。
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很難得的。
黃軒不只是李倩的大學同學,更是拍戲的合作伙伴,曾在出演 《一九四二》時擦出火花,遺憾的是短短一年,兩人的感情就止步不前,就此分開。
這是李倩目前被大眾所知的一段戀愛史。
李倩面對感情一直都是不卑不亢不將就,在面對分手問題時,曾黃軒發聲:我給不了她想要的那份包容,同時她暫時給不了我需要的那份理解。
李倩在與黃軒分手后,也慢慢的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對于感情,也再無提及,很多人看來是對黃軒的放不下,其實是并不急于去尋找。
分手后的李倩選擇了自我的生活方式,低調的生活,大聲的笑,放下了煩惱,不想工作就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快樂的走走停停。
也許正是其嬌小的身材,不老女神般的美麗容顏,讓大眾熟知后的習慣,造成了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的局面,李倩急需快速轉變。
陪伴著屏幕觀眾近20年的痣,被刻意的舍去了。
也許這就是改變,點去「痣」的李倩展現出來的形象依然被大眾所接受。
有很多人表示,李倩點掉痣后失去了最好的辨識度,會不會慢慢被大眾所忘記。
也有網友表示,點掉痣后的李倩更加具有仙氣,更加具有靈性,哪怕39歲了,依然還是那麼的少女化,和其剛出道時的形象無差。
還有很多網友發文:帶「痣」的形象深入人心,也許你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你不能不知道她的「痣」,現在「痣」已不在,看過照片,都差點認不出來。
改變,卻又一「痣」不變,那個古靈精怪的形象依然還在那里,對于李倩,也許這就是一種突破,一種新的抉擇,更是一種新的挑戰。
正所謂「痣」在人心,李倩的改變慢慢的被大眾所接受,更會被大眾所認可,畢竟她的努力,是我們共同去見證的,去感受的,那份形象,更加的直觀,更加的親切。
黑暗中依然會有光明,希望李倩不止步,只進步,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