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養貓,一向興趣不大。
老家農村有句俗話,貓來窮,狗來富。在長者們不斷的念叨下,從小對貓便形成了一種愛不起來的意識。
長大后,到城里生活了,奔波于工作,就更沒有了養貓的想法。
某天,閨女神神秘秘的問我,家里可不可以養只小貓?當時疫情,本該出國留學的彤兒,由于簽證等原因,只能待在家里上網課,也挺無奈的。
我問為什麼?閨女故作夸張的說,一個人在家上網課太孤單,天天如是,會呆出抑郁癥的……
于是,不知道從哪個角落搬出一只小紙盒,里面有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奶貓。小貓咪灰不溜秋的,膽小瘦弱,爬在紙盒的一角,不敢亂動,長得也不好看,就是鄉下平常的那種田園小家貓,也叫雀貓或麻貓吧。
童年時的楚小乖
小貓應該沒有滿月,腳步還有點蹣跚,一副人見猶憐的樣子。它瞪著兩只大眼睛望著我,弱弱的、嬌嬌的,躲在小紙箱里還有點怯場。把它抓出來放在桌面上,才發現小可憐竟然沒有了尾巴。彤兒馬上解釋說,尾巴是被貓媽媽不小心咬斷了。并說是去朋友家玩,見小貓咪很可憐,便陪它玩耍。
貓主人見她喜歡貓咪,讓她收養,她就將小貓抱了回來。
既來之則安之,我便說既然你抱小貓回來養,那你要對它負責,我可不管的。彤兒見我同意了,很開心,又小聲問「不知道媽媽會不會同意家里養貓呢?」我說媽媽會同意的,你好好上課就行。
太太小時候也養過貓,曾經多次念叨過,回來見到家里有小貓崽,也很高興。于是,小花貓便成了我們家的新成員,取名楚小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