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杰倫最火的時候多火,其實根本用不著歌迷吹,官方已經給了答案。
人民日報微博發的這張改革開放40年幸福長街40號的長圖已經說明一切:
在官媒眼里,周杰倫幾乎就是中國歌壇的代言人,當年周杰倫發專輯的那個月沒有其他歌手敢發專輯。
周杰倫是典型的慢熱成長型創作音樂人,他的音樂傳播屬于沁入型傳播(這里用詞為「沁入」而不用「侵入」,是為了避免一部分的惡意概括)。舉個例子,在08年前后,假使你不喜歡周杰倫,但無論你是走在校園小徑、宿舍樓道、圖書館廊道、教室走道、街道人行道、商店櫥窗口……你都能聽到他的歌。他的歌,會在某個時期,靜靜的潛伏在你身邊,伴隨著你的每一個抬頭低頭,開眼閉耳。
周杰倫標志性的rap,并不如同傳統rap中充斥著「[毒·品]」「妓女」「粗口」等消極內容,他可以演唱《聽媽媽的話》這樣的暖心歌曲,他可以演唱《止戰之殤》這樣沉重的反戰歌曲,他可以演唱《夜的第七章》這樣華麗的樂章,他可以演唱《黃金甲》這樣中國風的曲目,他可以演唱《懦夫》這種批判[毒·品]的憤慨,他可以演唱《梯田》那樣環保的呼喚,就如同他在《開講啦》的舞台上說的那樣:所以他才會寫《蝸牛》、《稻香》這樣正能量滿滿的歌曲,他在用他的行動詮釋著什麼叫做榜樣,所以才會有眾多歌曲被寫入教材:
《千山萬水》國家收藏
《上海1943》、《蝸牛》、《聽媽媽的話》寫入教材
《青花瓷》多次出現在考試卷子之中
如此偉大的成就,又豈是「天賦」二字就能帶來的?因為他無與倫比的天賦,我們常常容易忽略他在那絕倫的天賦之下隱藏著的,遠超常人的努力。
2000年《JAY》發布
2001年《范特西》發布
2002年《八度空間》發布
2003年《葉惠美》發布
2004年《七里香》發布
2005年《十一月的肖邦》發布
2006年《依然范特西》發布
2007年《我很忙》發布
2008年《魔杰座》發布
2010年《跨時代》發布
2011年《驚嘆號》發布
2012年《十二新作》發布
2014年《哎喲,不錯哦》發布
2016年《床邊故事》發布
從2000年到2016年,14張專輯,每一張專輯放在華語樂壇都是最頂尖的存在。
2002年至2012年:百度歌曲/專輯/歌手名字搜索量第一人,在百度TOP100中擁有歌曲最多的歌手。
2001年,搜狐搜索男藝人第二名
2002年,百度搜索男人第一名,娛樂明星/組合第二名
2003年,百度&光線全球華人明星人氣榜第一名
2004年,百度搜索男藝人第三名,谷歌中國搜索男藝人第二名
2005年,百度搜索男藝人第一名,谷歌中國搜索男藝人第一名
2006年,百度搜索男藝人第一名,谷歌中國搜索男藝人第一名
2007年,百度搜索男藝人第一名,谷歌中國搜索男藝人第一名
2008年,百度搜索男藝人第一名,谷歌中國搜索男藝人第二名
注:以上僅統計百度和谷歌中國的搜索量,2001年份沒有百度的數據,以搜狐代替。2003年沒找到數據。其他搜索引擎周杰倫同樣穩居前三,并且在大多數年份拿下第一。比如當年很火的YY搜索、手機易查網(2G時代最大的手機搜索引擎)。這里就不統計在內了。
以下截圖來自百度音樂十年沸點頒獎晚會:
這樣講大家可能還是沒什麼概念,以周杰倫的巔峰2007年來看,2007年他干了什麼事情呢?
2007年《我很忙》發布
2007年,自編自導自演作品《不能說的秘密》上映
2007年,世界巡回演唱會(也是周杰倫嗓子最巔峰的時候)
上述的任何一件事情拿出來讓人做都要花費眾多經歷,而周杰倫則是一人承擔了三個。
不能說的秘密,他既承擔了編劇,還做了導演,做一部電影出來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精力,但周杰倫還嫌不夠完美,還承擔了該電影的配樂:
所以為什麼說《不能說的秘密》是周杰倫的巔峰之作,因為他實在投入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從選角到劇情到配樂到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由他親自審批,在這樣高壓力的狀況下他還準時出了一張質量依舊在線的專輯,記憶完成了一次巡演。但你以為這就是他的極限了嗎?不,他還做了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來。《牛仔很忙》MV導演:周杰倫
《彩虹》MV導演:周杰倫
《陽光宅男》編曲、MV導演:周杰倫
《我不配》MV導演:周杰倫
《最長的電影》編劇、MV導演:周杰倫
我看完了這個戰績之后,真的很想感慨一句:周杰倫,你是不是瘋了?你是不是超人?但他只是用一首歌回敬給我們:
這還不足以證明他有多火?
有一部電影,余文樂、吳彥祖、陳奕迅、吳大維等主演。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因為周杰倫隱藏的一首歌而戀愛、失戀的普通女孩最后與自己和解得到成長的故事。而他本人也在電影中有五分鐘的客串表演,這也是周杰倫的電影首秀,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尋找周杰倫》,是2003年的時候。
與此同時,廣告商也紛紛看中了周杰倫的影響力,在他所有的代言中,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有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
有一個作文大賽,韓寒、郭敬明、張悅然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在第五屆或第六屆的時候,他們有出過一本文選集,收納了幾十名參選作者的幾十篇文章,文集里幾乎每一篇文章中都寫到了周杰倫,甚至有一篇拿周杰倫歌曲中提到的名詞「范特西」、「小鐵匠」、「半獸人」等編寫的文章獲了獎。那個作文大賽叫新概念作文大賽,那篇文章就叫《周杰倫》,那是03年的時候。
有一首歌,第一屆超級女生總冠軍演唱的。歌曲的內容講述的是一個迷妹對周杰倫無以倫比的熱愛,對周杰倫天馬行空的音樂才華的崇拜。這首歌在當時非常火,至今10幾年過去了,這首歌仍然是這位歌手傳播最廣的代表作之一。那首歌的名字叫做《你好周杰倫》,歌手叫做安又琪,那是2004年年末。
有一個導演,他拍了一部火了兩岸三地的青春片。在那個片子里,這個導演不顧時代信息的錯誤,偏要在電影中植入周杰倫的歌曲。那個橋段是這樣的:柯騰在走廊上吃飯,這時學校廣播傳來了周杰倫歌曲《三年二班》中經典的旁白——「三年二班周杰倫,馬上到訓導處來。」然后柯騰學著周杰倫的口吻,說了聲「哎喲,不錯哦。」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個導演叫九把刀,那是2011年的時候。
有一檔音樂選秀節目,選手總是表白評委。這個節目第一季剛播時不可謂不是橫空出世,一掃選秀節目持續了幾年的頹勢,節目以明星導師互掐為看點,選手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形式及內容都讓讓觀眾眼前一亮。但經過兩季之后,觀眾有了些視覺及聽覺疲乏,在第四季的時候,節目組請來了周杰倫,節目的話題度/收視率似乎又好了一些。后面的節目中,許多選手都是周杰倫的粉絲,他們表示自己是聽著周杰倫長大的,來節目就是為了見周杰倫一面,周杰倫的音樂是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陪伴。那個節目就是之前的中國好聲音現在的中國新歌聲,那是15年到16年(以及可能的現在進行時)的時候。
有一大堆流行歌曲,它們是那些年很火的歌曲,是歌手們的代表作。許茹蕓/熊天平/動力火車唱過的《蝸牛》;陳小春唱過的《我愛的人》、《抱一抱》;陳奕迅唱過的《淘汰》;SHE唱過的《熱帶雨林》、《候鳥》;容祖兒唱過的《小小》;張韶涵唱過的《親愛的那不是愛情》;溫嵐唱過的《祝我生日快樂》,《夏天的風》等;蔡依林唱過的《倒帶》、《說愛你》等;徐若瑄唱過的《姐你睡了嗎》;李玟唱過的《刀馬旦》;tfboys唱過的《剩下的盛夏》;等等等等…
那些歌曲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周杰倫寫的,那是20世紀末到21世紀過來的10幾年(現在進行時)。周杰倫為其他歌手創作了上百首歌曲,其中不乏傳唱度極高的經典之作,除了演唱會的live版本,周杰倫幾乎沒有翻錄過哪首歌,也從沒有想過出過類似創作精選之類的專輯。
周杰倫基本是一個腳踩各大排行榜,被打上粉絲電影標簽,手握網絡搜索王,專輯銷量硬是在盜版市場屹立不倒的人物。
最后祭出《當代歌壇》20周年封面大賞,周杰倫單人25-30次,無與倫比,偶像換了幾代了...
你問「周杰倫的巔峰時期有多火?」
我想說:周杰倫沒有所謂的巔峰時期,或者說,在我們心里,周杰倫活躍的這些年,都是巔峰時期。
從前,現在,未來。
有一個歌手,叫做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