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其實是家庭資源和父母認知海拔的較量
2025/05/14

前幾天看到一個采訪。

來自江西的90后Kim直言:「父母所謂的勤勞本分,不走捷徑,其實就是被信息差給忽悠瘸了。」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是典型的小鎮做題家,通過17年的拼命刷題,最終考上了人大。

但入學第一天,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幾個室友,只有他和另一個室友是裸分考進來的,其他人都是其他途徑考上人大的。

有一個室友是撞球特長生,還有2個是參加夏令營的,還有一個是參加華僑生聯考,400多分就上了他們學校。

他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別人卻條條大路通羅馬。

這讓他深刻意識到:教育就是一場資源爭奪戰,人與人的差距,從父母那一代就已經拉開了。

所以,盡管他的孩子現在3歲不到,他就早早做好了規劃:

他先獲取香港身份,讓孩子未來可以通過華僑生聯考或DSE考試升學,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與選擇。

而這或許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拼爹:第一代人的努力奮斗,可以幫助第二代人增加容錯率。第二代人如果能夠站在第一代人的肩膀上發展,就會極大提高發展的速度。

教育,從來不是孩子個人的奮斗,更多的是家庭資源與父母認知的較量。

ADVERTISEMENT

01

之前曾看過一個關于「北京海淀男孩」的熱搜。

一群來自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在北京建筑院實習,接到了一項任務:在一個虛擬空間里,設計出一個適合年輕人的城市地標。

初步方案出爐后,領導覺得都不太滿意,于是便為他們找來了一個外援——自己12歲的兒子。

一開始,大家都只覺得領導是帶兒子是來玩的。

但沒想到,男孩一開口,就震驚了所有人。

男孩先是夸贊了每個方案的優點,又委婉指出了其中的問題,什麼二級分類、城市建模、圖片渲染等專業名詞信手拈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沒錢、沒資源也能白手起家,認真閱讀這30條,比埋頭苦干強多了
2025/05/14
最殘忍的社會真相:窮人拼體力,中產拼腦力,富人拼心力
2025/05/14
皮膚出現「紅痣」別大意!醫生緊急提醒:這是身體發出的衰老「警報」!
2025/07/11
家長速看!7歲男孩肚皮鼓包,媽媽一個動作險釀悲劇!醫生緊急提醒:這些信號必須立即就醫
2025/07/11
鄰居熱情送來「稀有肉」,看清后頭皮發麻!網友急勸:快扔!這玩意兒真不能吃!
2025/07/11
女子半夜脖子劇痛,一摸竟有東西在爬,脖子迅速紅腫,醫生急呼:這種蟲子最危險!
2025/07/11
三孩區間車瘋狂打鬧,穿鞋踩車座!家長非但不管還加入嬉鬧!網友炸鍋: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2025/07/11
頭皮屑像雪花一樣多?女子換遍洗髮水都沒用,醫生撥開頭髮后瞬間變臉:再這樣洗就晚了!
2025/07/10
盤點《書卷一夢》中人物的結局介紹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