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上學時,課本上就有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光榮事跡,這個故事在我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司馬光也因為打破陳規、機智救人的壯舉成為了我們童年時期的榜樣。
但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只有司馬光一個人的名字,那個被救的小孩又是誰呢,專家學者們研究發現在司馬光的文字里,從未提起過他砸缸救人的事,讓人不禁懷疑難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嗎?
其實歷朝歷代不少學者,都對司馬光砸缸救人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甚至有人指出北宋時期只有「甕」,根本沒有「缸」,又何來「砸缸」一說!
但這個故事是有史料記載的,在《宋史》中,寫著:「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從此可見,司馬光當時砸的應該是甕,可能在流傳中被誤改成了「缸」,但不代表司馬光救人的這個故事不存在。
結合司馬光當時的權勢和地位來看,根本不需要借助這樣的童年故事,給自己臉上貼金。
而且他一生誠實守信,哪怕晚年生活拮據,迫不得已賣馬,他也囑咐老仆賣馬時要誠實,一定要把馬的毛病告訴對方知道。
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他年少時就已經傳開了,若是他真的沒砸缸救人,按照他的性格應該會出來澄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