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冬日的寒風,刀割般地刮向地上毫無知覺的男子,一雙黑色皮涼鞋里,胡亂塞著一雙暗色襪子,如此寒磣的打扮,竟然是這名男子最后的一點家當。
他,叫羅兆輝,90年代的億萬地產富豪,鼎盛時期他叱咤香江、風流瀟灑,而立之年他遭逢落魄,人見人躲、狗見狗嫌。
那些曾經爭相拿他做封面人物的媒體,如今紛紛用小半頁的篇幅草草宣告了他生命的終結。
昔日的「神童輝」沒有等來自己心心念念的東山再起,只等來了猝不及防的人生落幕。
他身上那些底層逆襲的勵志,押對風口造富的傳奇,遠遠不如當年羅兆輝給媒體爆料的八卦故事更深入人心。
這個從泥地沖進云霄,又從云霄重重跌落深淵的男人,其間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頭髮油膩凌亂,一張大臉滿是浮肉,口大狂野,眼帶兇光,見過羅兆輝照片的網友,普遍都覺得他是一個酒肉賭徒的形象,若不是富豪身份的加持,這樣的長相實在是不討喜。
1978年的圣若瑟英文中學里丟失了一件襯衫,出生在貧苦家庭里的羅兆輝,被同學誣告為小偷,這樣的不平事落在了血氣方剛的半大小子身上,很快演化成了一場斗毆。
倔強又不討喜的羅兆輝沒有去找校方申辯自己的冤屈,也沒有轉學到其他貧困生資助學校的想法,而是匆匆下定決心,拋下學業前途,選擇逃離這個不歡迎他的環境。
那一年,他才14歲,靠打零工來支撐家用的父母,沒有多少見識能夠勸導住他,只得任由兒子外出漂泊了。
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不到法定用工年齡的羅兆輝,找工作四處碰壁。現實磨平了年輕人學生時代受不得委屈的傲氣,自己斷送掉學習這條路之后,除了適應環境,別無他法!
很快,聰明的羅兆輝找到了解決辦法,他搬入了尖沙咀彌敦道的重慶大廈。
被譽為香港灰暗心臟的重慶大廈是一個奇特的存在,那里充斥著一百來個國家的偷渡客,講究的是實現低端全球化貿易的新自由經濟。
這里經濟交往自由,執法尺度也相對自由,商戶們為了保持商品價格低廉的競爭優勢,常常甘愿冒險,雇傭非法勞工。
羅兆輝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他整日穿梭于不同皮膚、不同文化的商戶之間,除了干保安、雜工,為了能夠吃飽飯,他還要應付隨時可能發瘋干架的癮君子,為性工作者當街拉客。
同時,在這個高度濃縮的經濟交易小世界里,他練就了出眾的巧嘴靈舌,摸透了商業邏輯的本質,看熟了交易手段里的彎彎繞繞,也明白了利益賺取間的博弈重點。
羅兆輝吃用著廉價的食宿,白日里忙碌討生活,晚上就在窄小逼仄的房間里,感受著重慶大廈給他帶來的貧富沖擊,渴望著屬于自己的那份出人頭地。
1970年代開始,香港樓市像一匹脫韁野馬,撒開四蹄狂奔。單單從1969到1981的12年間,香港住宅均價增長18倍。
敏銳的羅兆輝也注意到了這個暴利行業,于是將自己的事業基點錨定在房地產業,17歲的他在尖沙咀一家小型房地產公司當經紀,雖然月薪不過900元,但他一干便是五六年。
其間,正趕上1982年9月,撒切爾夫人訪華,和鄧公商議香港問題。為防止港英政府在回歸前,搶先賣掉香港大部分的優質土地套現走人,中國限制香港97前每年出讓土地不超出50公頃。這一政策讓香港政府享受到高額賣地回報,之后的幾年賣地價格越來越高,房地產迅速發展。
憑著這股東風,羅兆輝用他長期歷練出來的獨到眼光,很快成了最優秀的炒房客,用最少的資金下訂,最長的成交期買房再轉手,一進一出的時間差里,全都是白花花的銀錢。
小有所成的羅兆輝敏銳地感知了到自己事業上的天花板。
為富商們做房產服務時,羅兆輝結識了很多大佬。為了能追隨商業大鱷劉鑾雄,他掏盡家底,找親戚朋友左挪右借,湊夠了二十來萬,孤注一擲拍下一只古董表,開啟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人脈搭建。
1985年的香港,人均工資才3000元港幣的年代,能夠拿出全部身家二十萬來賭一次飯局的年輕人,一下子就吸引了劉鑾雄的目光。
他看出了這個小子的膽識魄力,一心想跟著他的決心,加上同為潮州老鄉,他欣然接受了羅兆輝這個小老弟,并且手把手帶著他挺進富豪之路。
有了劉鑾雄這個商場大鱷做金字招牌,羅兆輝更加放開手腳開干了。
1988年,他脫離地產中介行業,成立了自己的皇爵集團,主打為相熟的老闆們處理地皮項目上的麻煩事,以及玻璃幕墻業務,同時,也成了劉鑾雄最好的炒樓助手。
憑著一股不要命的狠勁,他撬動著最大的杠桿,有一塊錢,就購三元的貨,有三塊錢,他就購三十的貨。
多年后,羅兆輝回想這一段都后怕,笑罵自己「賭到盡」,貸款銀行未找到,他已經交付買樓定金,中間一旦有閃失,一場豪賺便會成為巨輸。
當時正值行業風口,銀行貸款大力加持,羅兆輝屢屢冒險,卻都滿載而歸,從無失手。
投資額500萬的跑馬地項目是他的第一桶金,一經整治再轉手,賣得3000萬,羅兆輝嘗到了炒樓的巨額利益,把公司的業務重心傾向了樓市股市。
他與人合伙整進零出十個商鋪,掙得700萬,又以1.4億接手遭遇火災的重慶大廈,改頭換面后再脫手,狂賺5.2個億。他初涉股市,順利收購香港著名中藥集團「東方紅」,一躍為上市公司老闆。
這些都是羅兆輝昔年在商業上引以為傲的赫赫戰績。
幾年間,在劉鑾雄、鄭裕彤等大亨的支持下,他經手的房地產業務不計其數,創辦的公司市值超過30億,早已從籍籍無名的商海游勇散兵,一躍為億萬大佬。
躋身于香港億萬富豪之列、與貴人為伍的羅兆輝,再也不是那個受人冤枉、混跡街頭的窮小子了。
有人說,金錢是檢驗一個人品質的試金石,在金錢面前守住自己,才能守住人生。
那些年,錢財仿佛雪球一般滾滾而來,羅兆輝沒有發覺自己炒地炒樓的營生太過于單一,也沒有繼續學習劉鑾雄、鄭裕彤照看生意的真功夫,單單只是把眼光投向了富豪們的休閑享樂上。
拍賣車牌,收藏名車,購置豪宅……劉鑾雄做過的事情,他一一跟來。
財富使出身貧苦家庭的羅兆輝志得意滿,他不再專注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而是拿出昔日闖事業的狠勁追女人,玩浪漫。
為了追求港姐袁詠儀,羅兆輝在她20歲生日的時候,奉上二十種不同類型的鮮花, 只為討得美人歡心。
片場一下戲,羅兆輝便在袁詠儀面前驚喜露面,高檔餐廳約飯不斷。
袁詠儀與閨蜜去旅游, 羅兆輝馬上安排豪華房車接送。
出手闊綽的羅兆輝每個月給袁詠儀50萬的巨額零花錢,袁詠儀以為自己遇到了事業有成的真命天子,沒承想兩個月之后,袁詠儀識破了羅兆輝偽單身的渣男面具,果斷分手。
羅兆輝繼續在一個又一個美艷明星中打轉,流連忘返。為了更方便享樂,羅兆輝不惜花費4000萬購買了一艘游艇,常年漂泊在海港里,上面賓客、美女絡繹不絕,常常舉行迷幻派對,徹夜狂歡。
那些年,羅兆輝玩得十分張狂,半個港圈女神都是他的緋聞女友,他儼然一個浪漫情圣,到處拈花惹草、橫刀奪愛,享受著自己叱咤商場的同時,在情場上也所向披靡。
至今,各大媒體上還流傳著他的狂放厥詞:「一個女人,你給她100萬她可能不會就范,你給她1000萬她可能也不瞧一眼,但你如果給她1億、2億或者10億,她能不動心?不就是睡覺嗎?和誰睡不是睡!」
這個粗鄙的巨富,用著最簡單粗暴的砸錢方式,成功攻破一個又一個美女明星。
為了拿下神秘的影星L小姐,羅兆輝以300萬豪宅贈送佳人。
那些年,劉嘉玲被傳拋下自己的男友梁朝偉,與羅兆輝當街擁吻,同游馬來西亞。
據說,初代玉蘭油女神Danielle在羅兆輝的游艇上主動貼面,投懷送抱,多次參加迷幻派對之后,沉迷不可自拔,日漸消瘦。
孫佳君被曝在羅兆輝的1500萬淺水灣豪宅里,成為他最合拍的紅顏知己……
這個賭房、賭樓屢屢得手的男人,又開始玩賭人心,毫無疑問他又贏了。事業女人兩得意的境況下,他卻忘了,能用金錢買來的女人,也會被金錢帶走。
他篤定自己就是奇跡的代名詞,所以,當亞洲金融風暴席卷香港的時候,他早已經喪失了曾經的商業敏銳性。
1997年10月,香港樓市股市雙雙下跌,羅兆輝的公司一夜之間蒸發掉了3億港元。
從小就「頭鐵」的性格,使羅兆輝無法冷靜止損認輸,頭一次罔顧老大哥劉鑾雄的勸告,執意頂著亞洲金融環境的風雪,不顧自己公司資金鏈緊缺的狀況,一意孤行購入國際德祥地產公司,希望通過借殼上市,打個翻身仗。
然而這個膽大嗜賭的富豪,在眾多女人香中失去了對什麼是好生活的鑒賞力,更糟糕的是,他也失去了對市場變化的嗅覺。
他沒有想到一貫順風順水的自己,在這次的交易過程中,慘遭香港樓市大跌三成的暴擊。合作伙伴感知到經濟形勢的不好,紛紛收緊資金,退訂合作,他需要自己補充10多億港元,才能順利完成交易。
憑借著自己慣常的狠勁、賭性,羅兆輝最終在這一場金融海嘯中一敗涂地,負債6億,終告破產。
一時間,追債討錢的官司接踵而來,羅兆輝疲于應對無計可施,在千禧年的寒冷冬夜里,萬念俱灰的他在自己最心愛的游艇上燒炭,所幸被人所救,從此時而精神癲狂,時而語出驚人。
時值袁詠儀與張智霖佳偶天成之際,羅兆輝竟然在兩人的新婚夜打電話挑釁嘲笑新郎,自曝曾花費百萬包養過袁詠儀,這誅心之舉真不是尋常人能干得出來的。
一時間,跟羅兆輝交往過的女明星們人人自危。
袁詠儀氣得大罵羅兆輝,在媒體上直言要找他算賬。
劉嘉玲出席巴黎活動期間,特意叮囑保鏢,不得放羅兆輝入內。
Danielle直稱羅兆輝是個瘋子,和他不熟……
至此,他的人生走向了兩個極端。
一邊用富豪名人們荒腔走板的內幕故事緊緊抓住媒體的眼球,一邊向他們借錢享受。
之后,在朋友的接濟下,一度銷聲匿跡的羅兆輝轉至東莞常平長期居住。偶爾回港時被人認出,他一副目光凝滯啃咬手指的癡呆相,身上也是臟兮兮的,隨意挎著一個簡易布袋在路邊漫步,形同乞丐。
有記者上前采訪,他一時否認自己的身份,一時又承認,還笑著透露在內地做地產生意,揚言很快即將翻身。
然而,直到2011年的那個冬日,年僅47歲的羅兆輝,在一家律師樓里,因心臟驟停而猝死,人們才發現曾經的億萬傳奇炒房客竟然如此凄涼地消逝了。
一代商界天才如此隕落,實在讓人惋惜,縱觀羅兆輝跌宕起伏的一生,看似是時代造就的悲劇,但實際上他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導者。
有句話說得好: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
懂得抓住風口致富的羅兆輝,有眼光有魄力,卻獨獨不懂得要學會管理好自己。
人生得意時,羅兆輝不知檢點言行、潔身自好,將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際遇不順時,他又不分時機地直接硬剛,還自暴自棄沾染[毒·品],殊不知,懂得管理好自己,才是成功的長久基石。
任何人不論在何種境地下,只要能夠謹言慎行,拿出持續的耐心與信心,堅持走正道,終歸會讓自己長出能持久翱翔的翅膀,而不會像羅兆輝,落得個從云端跌落卻無人同情的下場。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