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一亮」!這四個字曾被林徽因清華建筑系學生張德沛用來形容對她的第一眼印象。
張德沛在進一步解釋這四個字時說:「我一看,一亮,她給人的感覺,你看到就知道,一看一亮,眼前一亮,她也不施粉,也不抹胭脂,可是她一穿起衣服來,一站起來,你就感覺到這個人很高雅,很高貴,非常有魅力。」
因為張德沛說這段話時,是在接受公開采訪,所以,他對她的這一印象便慢慢被公眾接受并成了人們對林徽因的第一印象。
實際上,張德沛對林徽因的第一印象也是當時無數男女看到林徽因的第一印象,它也被視為對林徽因之美的最佳解讀。
從這個描述來看,林徽因的外表之讓人「一亮」,似乎并不在容貌上,而在氣質上。作為男性、高知識分子的張德沛對林徽因美的解讀之所以能被大眾接受,多少還因為:它呼應了古來對美人那句「美人在骨不在皮」的解讀。
此處的皮,自然是指外在皮囊,即容貌,而骨則是指氣質無疑了。
而氣質,從來源于內在。它是由個人涵養、學識、品行等共同作用的產物,她是后天的結果。
完全將林徽因的美歸根于氣質顯然并不客觀,但若將她的長相放在民國時一眾明星,如夏夢等面前,單純臉相比拼,她肯定要遜色很多。
可臉相并非一流的林徽因最終卻穿透時光,成為了民國「美」的代表,顯然,這背后的功勞還是因為氣質。
真正識得美人的人從來知道:單純的皮囊之美或許可以讓人眼前一亮、或許可以讓人過目不忘,可它卻無法打動人心。因為,心弦的撥動,是一個極其微妙且復雜的過程,單純的「色相」絕無做到的可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